國學經典
- 2021年02月21日用壁畫表現儒家禮樂觀念 ——畫家王征的傳統…儒家禮樂圖(壁畫局部) 王征用壁畫的形式,怎么表現傳統儒家的禮樂觀念?在儒家先圣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為傳承和弘揚儒家傳統文化,這里興建了尼山大學堂和其他一系列配套設施。在尼山大學堂的禮廳里,記者看到了由畫家王征創作的大…[詳細]
- 2021年02月08日發掘傳統文明禮儀深厚的現實內涵“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我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以禮治世,深厚的“禮”文化凝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智慧。2月5日19:30,中華書局編輯梁彥做客中國作家網文學直播間,講解老北京傳統習俗禮儀知識,分享美食老…[詳細]
- 2021年01月25日在傳統工藝里尋味“慢生活”中國傳統工藝設計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對于器物的形狀、質地、色彩的追求可謂孜孜不倦。一件器物,可以拙樸到渾然天成、不露斤斧,也可以繁復、精美到無以復加。“過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無論是天潢貴胄,還是黎…[詳細]
- 2020年12月21日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河北石家莊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手繪冬至民俗畫。新華社發山東棗莊稅郭鎮的志愿者在當地敬老院開展“暖心餃子迎冬至”活動,與老人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孫中喆攝/光明圖片江蘇蘇州平江實驗學校的學生在“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上…[詳細]
- 2020年11月18日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這是因為第一節氣的核心,是太陽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說,在這個時刻,太陽和月亮的黃經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個節氣,都不具備‘朔旦’的條件,第一的位子毫無爭議地應當讓冬至來承擔。”站…[詳細]
- 2020年10月15日牛春梅:戲劇直播如何傳遞劇場能量?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20家媒體同步直播,流量2472萬;連臺戲《雷雨》《雷雨·后》發布會直播,34家媒體同步直播,流量超1000萬……兩次戲劇主題直播大獲成功,讓央華戲劇總經理王可然看到戲劇直播的潛力,他于日前透露,連臺…[詳細]
- 2020年09月24日曹禺在北京的戲劇人生今年9月24日是曹禺誕生110周年。曹禺是中國現代戲劇的泰斗,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時至今日,他創作的話劇還在舞臺上長演不衰,不少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以及歌舞劇等。在曹禺86年的生命中,有長達50年的時間生活在北京,北京…[詳細]
- 2020年07月27日看《紅樓夢》為什么要讀古抄本?早期古抄本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的脂硯齋等人的批語,因此它們對于我們研究曹雪芹的創作、研究《紅樓夢》的成書過程、探索《紅樓夢》‘迷失’的內容、整理出最為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都具有極大的價值。[詳細]
- 2020年07月20日文物里的江南故事 讓人們看到豐富的文化色階“江南”僅僅是詩意的代名詞嗎?作為文化傳承重要實證的文物里藏著答案。上海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春風千里——江南文化藝術展”以藝術講文化,嘗試用197件(組)文物呈現一個鮮活、多面的江南:文秀里飽含智慧和勇氣,規范中追求自由和…[詳細]